首页汉语字典粟字的解释
粟

拼音 注音ㄙㄨˋ
部首米部 总笔画12画 结构上下
五笔SOU 五行 统一码7C9F
笔顺一丨フ丨丨一丶ノ一丨ノ丶
名称横、竖、横折、竖、竖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ù(ㄙㄨˋ)

⒈  一年生草本植物,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。北方通称“谷子”,去皮后称“小米”:粟子。沧海一粟。

⒉  古代泛称谷类:重(zhòng )农贵粟。

⒊  姓。

异体字
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  • ?

汉英互译

millet

造字法

会意

English

unhusked millet; grain


※ 粟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粟是什么意思由万词库-专业的汉语词典与文学资料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康熙字典

粟【未集上】【米部】 康熙筆画:12画,部外筆画:6画

〔古文〕????䅇《廣韻》相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須玉切《正韻》蘇玉切,?音涑。《說文》嘉穀實也。《韻會小補》粟爲陸種之首,米之有甲者。《書·禹貢》四百里粟。《周禮·地官》旅師掌聚野之耡粟、屋粟、閒粟。《註》耡粟,民相助作,一井之中所出,九夫之稅粟也。屋粟,民有田不耕,所罰三夫之稅粟。閒粟,閒民無職事者所出,一夫之征粟。《爾雅·釋草註》秫謂黏粟,與穀相似,米黏。北人用之釀酒,其莖稈似禾而粗大。

地名。《穀梁傳·文十年》及蘇子盟于女粟。《前漢·地理志》左馮翊屬縣粟邑。《註》莽曰粟城。《水經注》睢水,又東逕粟縣。

水名。《水經注》居庸縣故城,魏上谷郡治,有粟水在焉。

官名。《史記·孝景紀》更命治粟內史爲大農。

國名。《北史·魏明帝紀》大延元年八月,粟特國遣使朝貢。

姓。袁紹魏郡太守粟舉。

沙謂之粟。《山海經》柜山有英水,中多丹粟。《註》細丹沙如粟也。

《廣東新語》連山有八排猺,自稱猺丁,曰八百粟。

叶思積切。《韓愈·進學解》月費俸錢,歲靡廩粟。子不知耕,婦不知織。本作?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

?【卷七】【?部】

嘉穀實也。从?从米。孔子曰:“?之爲言續也。” ?,籒文?。相玉切文三重三 

说文解字注

?)嘉穀實也。禾下曰。嘉穀也。黍下曰。禾屬而黏者也。然則嘉穀謂禾黍也。大雅曰。誕降嘉穀。惟秬惟秠。惟虋惟芑。秬秠謂黍。虋芑謂禾。許於秠下曰。秬秠者、天賜后稷之嘉穀也。虋下曰。赤苗嘉穀也。芑下曰。白苗嘉穀也。毛魏風傳釋苗爲嘉穀。苗者、禾也。生民傳釋黃爲嘉穀。黃者、黃梁。謂禾也。古者民食莫重於禾黍。故謂之嘉穀。穀者、百穀之總名。嘉者、美也。嘉穀字見詩生民。許書及典引注可據。改爲嘉種者、非。嘉穀之實曰粟。粟之皮曰穅。中曰米。从?。自其?言之。从米。自其薀言之。相玉切。三部。孔子曰。粟之爲言續也。孔子以曡韵爲訓也。嘉種不絕。蒸民乃粒。禹稷之功也。

?)籒文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