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汉语字典蹓字的解释
蹓

拼音 liū 注音ㄌ一ㄡ
部首足部 总笔画17画 结构左右
五笔KHQL 统一码8E53
笔顺丨フ一丨一丨一ノフ丶フノ丨フ一丨一
名称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提、撇、竖提、点、横折钩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

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liū(ㄌ一ㄡ)

⒈  同“遛”。

异体字

English

stroll, take walk


※ 蹓的意思、基本解释,蹓是什么意思由万词库-专业的汉语词典与文学资料库在线字典查字提供。

康熙字典

溜【巳集上】【水部】 康熙筆画:14画,部外筆画:10画

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?力救切,音霤。水名。《說文》水在鬱林郡。《後漢·郡國志》鬱林郡有中溜縣。

《水經注》漢水於槃頭郡南與溜水合。

水溜下也。《孫綽·遊天台山賦》醴泉涌溜于隂渠。

《馬觀瀛涯勝覽》弱水三千,舟行遇風,一失入溜,則水弱而沒溺。

發也。《管子·宙合篇》減溜大成。《註》減,盡也。溜,發也。言徧環畢莫不備得,故曰減溜大成。

與霤同。《左傳·宣三年》三進及溜。《正義》溜,謂簷下水滴之處。

《集韻》力求切,音留。義同。

與留同。《戰國策》成皋石溜之地。《註》古作石留。

與流通。《靈樞經》所溜爲滎。《註》溜,流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