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诗文 > 翻译及注释

《河湟》翻译及注释

唐代杜牧

元载相公曾借箸,宪宗皇帝亦留神。

译文:元载相公曾具体筹划过收复河湟,宪宗皇帝对此事关心也格外留神。

注释:元载:字公辅,唐代宗时为宰相,曾任西州刺史。大历八年(773年)曾上书代宗,对西北边防提出一些建议。借箸:为君王筹划国事。留神:指关注河湟地区局势。

旋见衣冠就东市,忽遗弓剑不西巡。

译文:不久却见大臣身穿朝服就刑东市,皇上也突然驾崩来不及实施西巡。

注释:东市:代指朝廷处决罪犯之地。遗弓剑:指唐宪宗死,古代传说黄帝仙去,只留下弓剑。不西巡:是指唐宪宗没有来得及实现收复西北疆土的愿望。

牧羊驱马虽戎服,白发丹心尽汉臣。

译文:河湟百姓虽然穿着戎服牧羊驱马,可是他们白发丹心仍是唐朝臣民。

注释:“牧羊”两句:这里是借苏武来比喻河湟百姓身陷异族而忠心不移。

唯有凉州歌舞曲,流传天下乐闲人。

译文:只有产生于凉州的动人歌舞乐曲,流传天下在娱乐着那些富贵闲人。

注释:凉州:原本是唐王朝西北属地,安史之乱中,吐蕃乘乱夺取。闲人:闲散之人。

杜牧简介

唐代·杜牧的简介

杜牧

杜牧(公元803-约852年),字牧之,号樊川居士,汉族,京兆万年(今陕西西安)人,唐代诗人。杜牧人称“小杜”,以别于杜甫。与李商隐并称“小李杜”。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,故后世称“杜樊川”,著有《樊川文集》。

...〔 ► 杜牧的诗(438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