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有关微的成语

有关微的成语

因篇幅关系,微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
成语 解释 出处
谨小慎微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;形容非常谨慎。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;流于畏缩。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体恤入微同“体贴入微”。郑观应《盛世危言·女教》:“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,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,必须明白透澈,体恤入微。”
视微知着看到细微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。
将寡兵微寡:少;兵:士兵;微:衰败。兵少将少。形容兵力薄弱。元·无名氏《黄鹤楼》第三折:“然刘备将寡兵微,我则彼立刘朝,复兴汉世,非小官之能。”
兵微将寡微、寡:少。兵少将也不多。形容力量薄弱。元 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他兄弟虽多,兵微将寡。”
无微不至微:细微;至:到。形容关怀、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。宋 魏了翁《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》:“臣窃念主忧臣辱,义不得辞,跼蹐受命,退而差辟官吏、条列事目、调遣将士,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,靡微不周。”
微故细过细过:小的过失。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中山恭王衮传》:“此亦大罪恶耳,其微故细过,当掩覆之。”
微不足道指意义、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。微:小;足:值得;道:谈。清 阎尔梅《白耷山人文集》:“又好读古人书,遇古人有气谊、事功、文章者,辄慨然欣慕,其卑不足值者,心鄙夷之。”
听微决疑微:隐微。注意细微的情节,解决疑难的问题。形容思想缜密,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。《鹖冠子·天则》:“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,能屏谗权实。”
识微知着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。
祸起隐微隐微:隐蔽细小的地方。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。宋·王曾《谏作玉清昭应宫》:“圣人贵于谋始,智者察于未形。祸起隐微,危生安逸。”
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。微:小。清 杨伦《杜诗镜铨》眉批引蒋弱六云:“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,微乎其微。”
力微任重微:小。能力小而任务重。唐·张说《让平章事表》:“若志小谋大,力微任重,岂敢顾惜微躯?”
微过细故微小的过失和事故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中山恭王传》:“其微过细故,当掩覆之。”
防微杜渐防:提防;防止;微:微小;指事物的苗头;杜:杜绝;堵塞;渐:事物的起始、发展。在错误、坏事、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;不使其发展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丁鸿传》:“若敕政责躬,杜渐防萌,则凶妖消灭,害除福凑矣。”
体贴入微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。体贴:细心为别人着想;入微: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。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38回:“‘只要心平点,少看点利钱,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。’我笑道:‘这可谓体贴入微了。’”
微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。
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微:精深;大义:本指经书的要义;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。清 黄宗羲《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》:“其微言大义,苟非工大积久,能见本体。”
见微知著微:微小;著:明显。看到一点苗头;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韩非《韩非子 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
白玉微瑕白玉上的小斑点。比喻有些小缺点,美中不足。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公平》:“君子小过,盖白玉之微瑕;小人小善,乃铅刀之一割。”
防微虑远虑:考虑,思虑。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,就加以防止,并考虑长远的计策。唐·郑亚《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》:“由是洞启宸衷,大破群议,运筹制胜,举无遗策,防微虑远。”
通幽动微见“通幽洞微”。《敦煌变文集·叶净能诗》:“推五岳即须臾,制约宇宙,造化之内,无人可皆,通幽动微。”
清都紫微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。战国·郑·列御寇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王实以为清都紫微,钧天广乐,旁之所居。”
微言大指微言:精深微秒的言辞。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。清·龚自珍《资政大夫礼部侍郎武进庄公神道碑铭》:“传山右阎氏之绪学,求二帝三王之微言大指,闵秦火之郁俨,悼孔泽之不完具。”
浸微浸灭浸:渐渐;微:衰败;灭:消灭。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。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上嘉唐虞,下悼桀纣,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,虚心以改。”
官轻势微官位不够重要,势力也很小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十二回:“孙权虽有雄才,乃残汉骠骑将军、南昌侯之职,官轻则势微,尚有畏中原之心,若加以正位,则陛下一阶耳。”
通元识微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。明·张居正《礼乐记》:“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,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,倘有通元识微之士,能于器数之间,仰溯圣人之蕴者,则有司存焉。”
洞幽察微彻底地看到幽深微妙处。
身微言轻微:卑微。地位低,说话不受人重视。《后汉书 孟尝传》:“臣前后七表言,故合浦太守孟尝,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”
人微望轻谓身份低下,资望不足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宋·岳飞《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》:“窃念臣人微望轻,难任斯职。”
白璧微瑕璧: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;瑕:玉上的斑点。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。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;美中不足。南朝 梁 萧统《<陶渊明集>序》:“白璧微瑕,惟在《闲情》一赋。”
人微言轻地位低;说话不受人重视。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孟尝传》:“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”
微服私行微服:平民服装。私行:秘密出行。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。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鄢赵争宠》:“只是此行敛些光彩,不可喝道而去,只得微服私行罢了。”
人微权轻微:低下。指人的资历浅,威望低,权力不能使大家信服。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司马穰苴列传》:“加之大夫之上,士卒未附,百姓不信,人微权轻。”
蜗名微利蜗名: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。虚名小利。亦作“蜗利蝇名”、“蜗名蝇利”。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九卷:“琴瑟之事,终身已矣,蜗名微利,误人之本,从此亦不复思进取也。”
道微德薄道行和才能都很差。多作谦辞。《古今小说·月明和尚度柳翠》:“贫僧道微德薄,不堪为师。”
本小利微微:薄。本钱小,利润薄。指买卖很小,得利不多。毛泽东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》:“小贩不论肩挑叫卖,或街畔摊售,总之本小利微,吃着不够。”
生事微渺生事:生计;微渺:渺茫。指生活十分艰辛。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言怀》:“所恨俺自小孤单,生事微渺。”
阐幽明微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。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孝子》:“司风教者,重务良多,无暇彰表,则阐幽明微。”
身轻言微身轻:身价低下,地位低;微:任用小。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。《后汉书·孟尝传》:“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:‘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,而身轻言微,终不蒙察。区区破心,徒然而已。’”
钩隐抉微钩:探取;抉:排出,挖出。在治学上能发掘幽深精微。宋·郭绍彭《宋王先生圹铭》:“《从书》门分类聚,钩隐抉微,考证经史百氏,下致骚人墨客佚事,细大不捐。”
精细入微考虑问题十分仔细,注意到很小的细节
敬小慎微敬:谨慎小心;小、微:指细小、不起眼的东西。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。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。汉 刘安《淮南子 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,百射重戒,祸乃不滋。”
人微言贱犹言人微言轻。宋·曾巩《泰山祈雨文》:“吏思其繇,奔走群望,而人微言贱,不能上动。”
具体而微具体:大体具备;微:微小。内容大体具备;但布局、规模较小些。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子夏、子游、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,冉牛、闵子、颜渊则具体而微。”
一芹之微芹:芹菜。像芹菜这样微薄。指自己的礼品微薄。清·陆陇其《三鱼堂文集·与郑堂邑书》:“一芹之微,聊申鄙忱,并祈哂纳。”
风微浪稳微:微小。没有风浪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本朝杂记》:“还过大江,风微浪稳,舟楫安然。”
微显阐幽谓显现微妙之处,阐明幽深之理。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夫《易》彰往而察来,而微显阐幽,开而当名,辨物正言,断辞则备矣。”
破颜微笑形容心领神会。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,各各顶礼佛足,退坐一面。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,瞬目扬眉,示诸大众,默然毋措。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
睹微知著微:细小;著:显著。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。《三国志·吕布臧洪传》:“仆中不敏,又素不能原始见终,睹微知著,窃度主人之心。,岂谓三子宜死,罚当刑中哉。?”
拈花微笑原为佛家语,比喻彻悟禅理。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。《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》:“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,各各顶礼佛足,退坐一面。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,瞬目扬眉,示诸大众,默然毋措。有迦叶破颜微笑。”
清微淡远清雅微妙,淡泊深远。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2回:“小时跟着你们雨村先生念书,也曾看过。内中也有近情尽理的,也有清微淡远的。”
微为繁富稍微有些辞藻繁多。
浸微浸消浸:渐渐;微:衰败;消:消失。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。宋·苏洵《审势》:“浸微浸消,释然而溃。”
阴服微行微行:帝王、官吏隐藏自己身份改装出行。旧指帝王或官吏穿便装,隐瞒自己的身份进行民访。
见微知萌微:细微。萌:发生。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,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。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
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,观察事物深刻透彻。清·马建忠《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》:“[学师]谓[马建忠]能洞隐烛微,提纲挈领,非徒钻故纸者可比。”
辞微旨远辞:文词,言词。微:隐蔽,精深。旨:意思,目的。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。《梁书·刘之遴传》:“省所撰《春秋》义,比事论书,辞微旨远。”
晨光熹微熹微:天色微明。早上天色微明。晋·陶潜《归去来辞》:“问征夫以前路,恨晨光之熹微。”
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见:通“现”;显:明显。看来是隐蔽的、最细微的,实际上是最明显、最具体的。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莫见乎隐,莫显乎微,故君子慎其独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