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ānjīnliǎng

掂斤播两


掂斤播两 (掂斤播兩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diān jīn bō liǎng,掂斤播两是贬义词。。。。

掂斤播两

拼音读音

拼音diān jīn bō liǎng

怎么读

注音ㄉ一ㄢ ㄐ一ㄣ ㄅㄛ ㄌ一ㄤˇˊ

繁体掂斤播兩

出处元 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尽着你说短论长,一任待掂斤播两。”

例子给他看也是枉然,非但不能照办,还要掂斤播两,说些不相干的话。(《晚清文学丛钞 糊涂世界》第十回)

用法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过分计较。

近义词斤斤计较

英语argue about little details(engage in petty calculations; be calculating in small matters)


※ 成语掂斤播两的拼音、掂斤播两怎么读由万词库-专业的汉语词典与文学资料库成语大全提供。

在线汉字转拼音






※ 与(掂斤播两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半途而废 半途:半途上;废:中止。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。比喻事业没做完就停止;不能善始善终。
初生之犊不畏虎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
任人唯亲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;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。
落叶归根 树叶落到树根旁。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。多指客居异乡的人;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。
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;不推托;不谦让。当:面对着;仁:原指正义的事;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。
千锤打锣,一锤定音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。
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
算尽锱铢 算:计算;锱铢:旧制1两=4锱,1两=24铢,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。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。指苛敛钱财。
土木形骸 形骸:指人的形体。形体象土木一样。比喻人的本来面目,不加修饰。
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
姹紫嫣红 姹:美丽;嫣:妖艳;美好。形容各色的美丽花朵争相斗妍。也作“嫣红姹紫”。
吃不了兜着走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。
饭囊酒瓮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,不会做事的人。
十恶不赦 十恶: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。指罪恶极大;不可饶恕。
淡泊以明志,宁静以致远 淡泊:恬淡寡欲;宁静:安宁恬静;致:达到。不追求名利,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;心情平稳沉着,才可有所作为。
文治武功 政绩和战功。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。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。
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,品行不端。
龙驭上宾 亦作“龙御上宾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,龙乃上去。”后因用“龙驭上宾”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。意为乘龙升天,为天帝之宾。
打退堂鼓 退堂: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。封建官吏在退堂前;差役要打退堂鼓;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。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。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;向后退缩。
取之不尽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
从天而降 天上掉下来的。
迷离惝恍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。
呼风唤雨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;可以呼唤风雨。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、支配自然的力量。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。
壮心不已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;雄心壮志仍不衰减。壮心:宏大的志向;已:停止。
字斟句酌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斟酌:考虑;推敲。
脱口而出 指话语未经思索;随口而言。脱口:不加思索地开口说。
避俗趋新 避:舍弃;趋:奔赴,趋向。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。
哀兵必胜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
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 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