屈节辱命的成语故事


屈节辱命

拼音qū jié rǔ mìng

基本解释失去了节操,辱没了使命。

出处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屈节辱命,虽生,何面目以归汉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屈节辱命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屈节辱命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训练有素 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:“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,专训练。显亦为当时名将,所至有功,故知训练有素。”
南辕北辙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魏策》:“以广地尊名,王之动愈数,而离王愈远耳。犹至楚而北行。”
丑声远播 《宋书·卢陵孝献王义真传》:“咸阳之酷,丑声远播。”
物腐虫生 宋 苏轼《范增论》:“物必先腐也,而后虫生之;人必先疑也,而后谗入之。”
学而时习之 《论语·学而》:“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”
拭目以待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:“朝廷旧臣,山林隐士,无不拭目以待。”
下临无地 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”
亲上成亲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一折:“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,争奈忒达地忒知根,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。”
风俗人情 唐 杜牧《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》:“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,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。”
夷为平地 孙犁《我的绿色书》:“为了方便,把假山、小河,夷为平地,抹上洋灰,使它寸草不生,成了停车场。”